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出现新冠阳性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出现新冠阳性感染应急处置预案1

一、总体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将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

应急预案启动时,落实加快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压实各部门、各社区责任,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机制。

二、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XX区XX街道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XX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XX任常务副组长,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应对出现新疫情时需要进行较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建立网格化核酸采样机制

1、科学确定网格化检测区域划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可能出现的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准备。

我街道定为一级网格,六个社区定为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按照小区、聚居地进一步划分为三级网格;三级网格下按照小区每栋楼每座房子进一步划分为四级网格。

街道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包括人员动员、组织、公告、等工作,每个二级网格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按照“1+8”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即有1名街道班子成员负责,并设置8人专门小组,包括1名联络人、1名医务人员、1名信息登记员、1名网络员、2名引导员、1名民警、1名社区工作者;二、三、四级网格由街道进一步进行划分,并设置具体网格联络人,负责网格内人员的组织、动员等工作;各级网格需掌握网格内所有人员的相关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确保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可及时通知动员到位。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安排采样人员上门采集,确保检测工作全覆盖,做到不落一人。

2、建立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

街道卫健办负责与区数字办对接,将摸底的辖区内人员信息按照网络化核酸检测要求提前录入系统,做好人员信息的核对和审查,实行动态更新,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确、快捷、高效和报告查询便利。

3、选定核酸检测采样点。

各社区分别设置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配备3个采样帐篷。

提前储备好设置采样点所需的物资,确保收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布置好采样点。

卫健办和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采样点设置的指导工作。

采集点要求。

采样点要求选择空旷、通风、平坦、安全的区域,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采集辅助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预案;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等候区。

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应设置人行通道和“1米线”标识,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严控人员密度,避免大规模采样时造成人员聚集;等候人员均应按要求佩戴好口罩。

采集区。

应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缓冲区。

可提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

采集辅助区。

空间应当相对密闭,用于采集人员更衣、备餐、值班等。

(2)临时隔离区。

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4、组建核酸检测采样应急队伍。

综合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情况,充实核酸采样力量,做好相关专业人员储备。

依托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1支XX核酸采样应急队,每个社区设置3个采样组,每个采样组3个采样工作人员,核酸采样应急队由区指挥部统一调度,每支采样队设队长1名,每个采样小组设组长1名。

采样工作分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晚上4小时每天共12小时轮班,要求各社区制定全员核酸检测方案,细化到每天,每个时间段具体采样的小区的楼栋和人数,原则上4天内基本完成全员采样,第五天做漏检补采。

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N95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

每采一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5、做好被采样人员安排准备。

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应根据指令做好被采样人员的安排,迅速有序地组织网格内的人群按5人或10人一组提前做好采样准备,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我街道提前准备各个网格核酸样本采集后的样本转运车辆、人员,并在辖区内准备1家酒店用于采样和送样人员洗漱。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进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隔离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肺炎症状时要及时送区定点留观医社区排查、诊治。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

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告知社区,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所有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

4.疫点消毒及保洁。

做好病例所在家庭、宿舍(公寓)等疫点、公共场所、电梯(扶梯)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每日对社区办公室、会议室、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箱进行消毒。

5.疫点封锁及生活保障。

按照区卫健部门的建议,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封闭式管理,因地制宜采取住宅、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

适时适当调整工作安排,必要时采取停工停产等措施。

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保障应急处置需要的设施、设备和物资供应。

做好餐饮、生活饮用水安全等生活保障。

加强巡查管控,及时停止群体性聚集活动,及时处置安全突发事件。

6.健康监测。

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社区居民健康监测与登记,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

配合卫健部门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

每天保持与街道及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上报最新情况。

7.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

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稳定社区居民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二)1周内出现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

应立即报告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由街道第一时间上报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区疫情防控专家会同市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楼宇、社区落实施硬隔离。

五、响应终止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区卫健部门评估,可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终止响应。

本预案将根据市、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实时调整。

社区出现新冠阳性感染应急处置预案3

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指导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早发现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要求

(一)党政牵头、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做好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相关定义

(一)社区。

本方案中“社区”是指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的城乡社区(即城市社区和村)。

(二)社区疫情划分

1.社区未发现病例。

指在社区居民中,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区出现新冠阳性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出现新冠阳性感染应急处置预案1

一、总体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将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

应急预案启动时,落实加快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压实各部门、各社区责任,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机制。

二、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XX区XX街道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XX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XX任常务副组长,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应对出现新疫情时需要进行较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建立网格化核酸采样机制

1、科学确定网格化检测区域划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可能出现的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准备。

我街道定为一级网格,六个社区定为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按照小区、聚居地进一步划分为三级网格;三级网格下按照小区每栋楼每座房子进一步划分为四级网格。

街道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包括人员动员、组织、公告、等工作,每个二级网格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按照“1+8”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即有1名街道班子成员负责,并设置8人专门小组,包括1名联络人、1名医务人员、1名信息登记员、1名网络员、2名引导员、1名民警、1名社区工作者;二、三、四级网格由街道进一步进行划分,并设置具体网格联络人,负责网格内人员的组织、动员等工作;各级网格需掌握网格内所有人员的相关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确保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可及时通知动员到位。

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安排采样人员上门采集,确保检测工作全覆盖,做到不落一人。

2、建立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

街道卫健办负责与区数字办对接,将摸底的辖区内人员信息按照网络化核酸检测要求提前录入系统,做好人员信息的核对和审查,实行动态更新,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确、快捷、高效和报告查询便利。

3、选定核酸检测采样点。

各社区分别设置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配备3个采样帐篷。

提前储备好设置采样点所需的物资,确保收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布置好采样点。

卫健办和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采样点设置的指导工作。

采集点要求。

采样点要求选择空旷、通风、平坦、安全的区域,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采集辅助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预案;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等候区。

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应设置人行通道和“1米线”标识,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严控人员密度,避免大规模采样时造成人员聚集;等候人员均应按要求佩戴好口罩。

采集区。

应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

缓冲区。

可提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

采集辅助区。

空间应当相对密闭,用于采集人员更衣、备餐、值班等。

(2)临时隔离区。

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4、组建核酸检测采样应急队伍。

综合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情况,充实核酸采样力量,做好相关专业人员储备。

依托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1支XX核酸采样应急队,每个社区设置3个采样组,每个采样组3个采样工作人员,核酸采样应急队由区指挥部统一调度,每支采样队设队长1名,每个采样小组设组长1名。

采样工作分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晚上4小时每天共12小时轮班,要求各社区制定全员核酸检测方案,细化到每天,每个时间段具体采样的小区的楼栋和人数,原则上4天内基本完成全员采样,第五天做漏检补采。

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N95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

每采一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5、做好被采样人员安排准备。

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应根据指令做好被采样人员的安排,迅速有序地组织网格内的人群按5人或10人一组提前做好采样准备,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我街道提前准备各个网格核酸样本采集后的样本转运车辆、人员,并在辖区内准备1家酒店用于采样和送样人员洗漱。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