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篇1

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5、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6、高温作业时,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通称为工业毒物。()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损害听觉,引起各种病症,引起事故。()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多食用高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14、一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称为中毒。()

16、能够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气、雾、烟和粉尘。()

19、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病变叫职业中毒。()

20、在有毒岗位进食不会得慢性职业中毒。()

21、在有毒岗位工作,下班后可以将工作服穿回家。()

22、氨气体中毒后,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23、在存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作业,应采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防护。()

24、对逸散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

2、长时间接触噪声容易引起的噪声性耳聋,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A、75dB(A)B、85dB(A)C、88dB(A)第1页

3、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4、尘肺病主要是由于吸入()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5、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种法定尘肺。

A、11;B、25;C、13

6.在产生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下列()做法是不当的。

A、通风排尘B、密闭尘源C、有作业禁忌的人员从事接尘作业

7.生产性噪声不包括()。

A、空气动力噪声B、机械噪声C、电磁噪声D、空气传播噪声

8.《职业病目录》规定,职业病有()类。

A、九B、十C、十一D、十二

9、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1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11、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1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

13、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

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

14.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十大类()种。

A99B105C115

1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

16.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不分开B分开C适当分开

17.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

A高温作业B机加工作业C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18.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未婚女工B女职工C未成年工

19.患有()疾病者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A活动性肺结核B慢性胆囊炎C心脏

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21.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系统。

A呼吸B消化C神经

22.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3个,即()。

A口、鼻、耳B食物、空气、水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23.()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引起。

A白内障B红眼病C电光性眼炎

24.化学性皮肤灼伤主要由于()等化学物质引起。

A强酸、强碱、氢氟酸和磷B强酸C强碱

25.接触性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根据发病机理分为原发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变应性皮炎是由()物引起。

A腐蚀B刺激C致敏

26、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中较少见的是()。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

27、对于接触毒物的操作工来说,下列()行为违反了个体防护制度。

A、不在操作场所吸烟B、将工作服带回家中C、班后不在作业场所洗澡

28、大多数急性中毒事故的原因是(),约占全部事故的60%-70%。

A、下班不洗澡B、违章操作C、设备陈旧造成毒物跑、冒、滴、漏

三、简答题(共22分)

你所工作的岗位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应当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答案:

一、3X5X20X21X,其余均为V

二、1–5BBCCC6-10CDBCA11-15DBACB16-20BCCAC21-25CCCAC26-28CBB

三、略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篇2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

2、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108号的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十大类(B)种。具体分类名单如下:①尘肺(13种);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⑧职业中毒(56种);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⑦职业性眼病(3种);③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他职业病(5种)。

A.95种B.115种C.315种D.180种

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B、劳动者C、医疗机构D、国家

4、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

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C)。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

6、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7、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A.呼吸道B.皮肤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8、在职业卫生行业中,经常所说的“三苯”是指(C)

A苯、苯酚、甲苯B甲苯、苯胺、苯酚C苯、甲苯、二甲苯D苯酚、苯胺、苯并芘

9、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A)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工商管理部门

10、(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C.职业病病人D.工伤职工

11、李某在某厂工作,最近觉得乏力、腹部隐痛,想知道是不是工作岗位上接触了铅而导致慢性铅中毒,他可以在(C)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A.工厂所在地B.李某居住地C.工厂所在地或李某居住地D.任意地点

1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

13、室温超过(A)相对湿度超过()的作业场所,称之为高温作业场所。

A.30℃,80%B.35℃,80%C.35℃,85%D.30℃,85%

1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A)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B.60C.90D.120

1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D.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

二、填空题

1、为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预防职业危害,须对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3、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4、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包括(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职业卫生监护档案)、(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六类。

5、尘肺病缺乏有效地治疗手段,关键在与预防。我国在多年的防尘工作中总结出八字综合防尘措施:(革、水、密、风、护、查、管、教)。

7、国家规定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三、判断题

1、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采石、石雕、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只需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

4、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5、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6、油漆生产、使用和皮鞋生产中使用的胶水均可能存在苯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7、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补贴。(√)

8、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在竣工验收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预评价报告书。(×)

9、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该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

10、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经领导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终止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2、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将救援人员与公众隔离开来。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设在此区内。(×)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篇3

单项选择题(请从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正确选项,并在后面的答题卡中将其涂黑)

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公布实施。A

A2011年12月31日B2002年5月1日

C2012年5月1日

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负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3.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由()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工作。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

C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4.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监督B检查C建议

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为主,防治结合。

A健康B安全C预防

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

7.《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安全生产B劳动保护C预防、控制

8.《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A中华人民共和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

B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9.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B、卫生C、国务院

10.《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1.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B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

12.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种。

A100B132C115

1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A单位职工B用人单位C劳动者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

15.()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16.用人单位的()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C投资人

1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A劳动保护B安全生产C职业卫生

1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职业卫生B分开C劳动保护

1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间等卫生设施。

A孕妇休息B劳动保护C职业卫生

20.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受监督。

A申请B备案C申报

2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建设行政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

2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同时报批B同时规划C同时设计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篇1

一、判断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1、我国法定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

2、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用人单位有关管理人员、劳动者可以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4、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消声,控制噪声的传播,合理规划厂房等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噪声源对从业人员的危害。()

5、通常所称的职业病即为法定职业病。()

6、高温作业时,人体的大部分体液由汗腺排出,经肾脏排出的水盐量大大减少,使尿液浓缩,肾脏负担加重。()

7、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有毒物质。通称为工业毒物。()

8.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9、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损害听觉,引起各种病症,引起事故。()

10、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

11、噪声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应小于85分贝。()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应多食用高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放热。()

14、一氧化碳中毒常为急性中毒。()

15、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变化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称为中毒。()

16、能够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17、在化工生产中,产生工业毒物的状况,有的作为原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副产品,有的作为辅助原料,有的为夹杂物,还有的是反应产物或废弃物等。()

18、工业毒物的形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蒸气、雾、烟和粉尘。()

19、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病变叫职业中毒。()

20、在有毒岗位进食不会得慢性职业中毒。()

21、在有毒岗位工作,下班后可以将工作服穿回家。()

22、氨气体中毒后,呼吸道黏膜和眼结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23、在存有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作业,应采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加强防护。()

24、对逸散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

2、长时间接触噪声容易引起的噪声性耳聋,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

A、75dB(A)B、85dB(A)C、88dB(A)第1页

3、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4、尘肺病主要是由于吸入()粉尘引起的。

A、煤尘;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5、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种法定尘肺。

A、11;B、25;C、13

6.在产生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下列()做法是不当的。

A、通风排尘B、密闭尘源C、有作业禁忌的人员从事接尘作业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