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小编这里整理了核酸应急采样现场工作安排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酸应急采样现场工作安排方案1
为全面做好我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冬春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好“四早”要求,根据《长治市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应急预案》,结合我辖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出现确诊病例和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后,按照及时、有效、科学、精准的原则,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实现3-5天内完成本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标本采集对象
发生本土确诊新冠肺炎疫情时,需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的全体居民(包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
三、统筹调度计划
当发生疫情需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在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根据以下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实施工作。
(一)临时采集点设置
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悬挂醒目标识,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同时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测温区。设置人行通道,并设置1米线,严控人员密度。
2.登记区。有序进行人员信息登记,等候采样。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暖、防寒设施,老年人、孕妇、儿童和其他行动不便者可优先采集。
3.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应当制定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应急预案。配备足量的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宣教材料,每天对现场相关物品消杀一次,如为室内临时采样点,应使用分体式空调,配备充足的桌椅,室外悬挂醒目标识,室内环境和物品4小时消杀一次。
4.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5.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二)配置情况
根据市疫情防控办要求,按照每2位医护人员为1组,每组每小时采样50人的标本采集速度,每天有效工作时间8小时,结合我街道人口分布情况,共设置新冠肺炎核酸采集点个2个。
1.人员配置
每个标本采集点(每日采样2400人)可配置4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
医务人员:负责标本采集、转运标本、临时隔离区的医疗保障、场地常规消杀。注:标本采集人员由区疫情防控办统筹分配,主要从市、县区医疗机构中抽调。
工作人员:村网格员、志愿者负责身份信息采集、引导、维持现场秩序安保。(参考人数见附表1)
2.物资配置
每个医疗机构需自行配备标本运送车1辆,负责定时将已采样的核酸样本送往指定地点进行检测。
帐篷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统一调配。
保暖、防寒设施、桌椅、纸巾、呕吐袋和口罩等其他物资均由采集点负责人和村联系人配备。
用水、用电、网络由采集点自行就近协调、责任到人。
3.采集点与村配置
五马卫生服务中心(祁志红)负责采集点2个:
焦家庄村委大院:焦家庄、南石槽、喜峰、北山头、中山头、南山头、小山头
北董村委大院:北董、秦家庄、马坊头
(三)职责分工
1.街道包联职责
原则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街道包联村领导、工作人员的名单管理和配合样本采集工作。
xxx负责总调度
xxx负责物资总调度
xx负责协调卫体、疾控、各卫生服务中心
2.各村职责
以“安全、就近、高效”为原则,根据街道的采集点设置情况(附表1),各村结合辖区人口、小区位置、网格等特点,合理分配人口数量并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包括通知、登记、宣传和现场保障等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好被检测人员的组织工作。
3.医疗机构职责
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小编这里整理了核酸应急采样现场工作安排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酸应急采样现场工作安排方案1
为全面做好我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冬春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落实好“四早”要求,根据《长治市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应急预案》,结合我辖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的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出现确诊病例和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后,按照及时、有效、科学、精准的原则,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实现3-5天内完成本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标本采集对象
发生本土确诊新冠肺炎疫情时,需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的全体居民(包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
三、统筹调度计划
当发生疫情需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在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基础上,根据以下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实施工作。
(一)临时采集点设置
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悬挂醒目标识,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同时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
1.测温区。设置人行通道,并设置1米线,严控人员密度。
2.登记区。有序进行人员信息登记,等候采样。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暖、防寒设施,老年人、孕妇、儿童和其他行动不便者可优先采集。
3.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应当制定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应急预案。配备足量的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健康宣教材料,每天对现场相关物品消杀一次,如为室内临时采样点,应使用分体式空调,配备充足的桌椅,室外悬挂醒目标识,室内环境和物品4小时消杀一次。
4.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
5.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二)配置情况
根据市疫情防控办要求,按照每2位医护人员为1组,每组每小时采样50人的标本采集速度,每天有效工作时间8小时,结合我街道人口分布情况,共设置新冠肺炎核酸采集点个2个。
1.人员配置
每个标本采集点(每日采样2400人)可配置45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
医务人员:负责标本采集、转运标本、临时隔离区的医疗保障、场地常规消杀。注:标本采集人员由区疫情防控办统筹分配,主要从市、县区医疗机构中抽调。
工作人员:村网格员、志愿者负责身份信息采集、引导、维持现场秩序安保。(参考人数见附表1)
2.物资配置
每个医疗机构需自行配备标本运送车1辆,负责定时将已采样的核酸样本送往指定地点进行检测。
帐篷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统一调配。
保暖、防寒设施、桌椅、纸巾、呕吐袋和口罩等其他物资均由采集点负责人和村联系人配备。
用水、用电、网络由采集点自行就近协调、责任到人。
3.采集点与村配置
五马卫生服务中心(祁志红)负责采集点2个:
焦家庄村委大院:焦家庄、南石槽、喜峰、北山头、中山头、南山头、小山头
北董村委大院:北董、秦家庄、马坊头
(三)职责分工
1.街道包联职责
原则上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街道包联村领导、工作人员的名单管理和配合样本采集工作。
xxx负责总调度
xxx负责物资总调度
xx负责协调卫体、疾控、各卫生服务中心
2.各村职责
以“安全、就近、高效”为原则,根据街道的采集点设置情况(附表1),各村结合辖区人口、小区位置、网格等特点,合理分配人口数量并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包括通知、登记、宣传和现场保障等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好被检测人员的组织工作。
3.医疗机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