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做之前最好是提前做好计划,下面小编整理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及年度任务,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及年度任务1
20xx年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以《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xx版》、《20xx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浙江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为基准,实施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技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一、加强学科和学科群建设。
督促职能科以卫生部颁布的各专科的建设指南为标准,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卫生部已颁布7个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它们是《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血液透析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有一批指南出台。
要认真学习相关指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省有关文件精神细化相关内容,指导我院的相关学科建设,从人才、技术、设备、制度等各方面提升学科水平。
对优势学科要保持其先进性,使相对落后的学科,要借此机会创造条件迎头赶上。
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强化科室文化建设。
加强学科群建设。
根据医学发展需要及学科发展现状,重新对有关学科进行梳理,建立相应的学科群,确定责任人,明确相应职责,合理、有序地开展工作。
相关职能科加强监督和管理。
二、以卫生部临床路径为基础,指导职能科与相关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建设,促使临床诊疗规范化,标准化
在20xx年初步开展临床路径基础上全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力争每个科室均有相关病种实行临床路径。
相关重点科室按卫生局要求实施3条临床路径,合理确定病种,制定标准化医嘱,对各部门进行培训和宣传,合理推行临床路径。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进一步落实相关制度,避免诊治随意性,防止漏诊和误诊发生,规范围手术期用药,降低药品比例,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
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评价,并进行修正和改良。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各科室应按卫生部的要求做好临床路径工作和单病种质量管理,认真、及时准确地做好上报工作,医务处做好督促工作和质控处履行检查职能。
三、督促职能科加强临床技术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准入机制,完善相关准入制度
认真落实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相关内容,严格落实技术准入制度以及手术分级制度。
在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及手术准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相关具体措施,依法行医、依法执业,杜绝超范围,超专业执业。
加强会诊管理,完善种类会诊制度,严格执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还将对全院的各项诊疗技术进行一次梳理,引进新技术,淘汰相对落后的技术,保证医疗质量。
认真准备迎接省厅的二类技术、三类技术的审核工作,力争全部通过。
并借此机会加强对二、三类技术的管理,加强准入管理,完善准入档案,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四、加强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落实和督查
卫生部20xx年发布了一批疾病的诊疗规范,今年将继续发布一批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完整的临床技术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使每个专科,每种疾病均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
关键还需认真落实。
对临床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动态管理,更加附合临床需求。
五、强化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管理,拓展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思路
在20xx年及20xx年全面开展临床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基础上巩固考核成绩,拓展考核内容。
加强临床思维的培训与考核。
不定期对有关项目进行抽查,使考核更加合理,确保培训效果,保持相应水平。
要求住院医师“三基”理论考试和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换药、洗手等技能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公示考评结果。
继续举办临床医师操作技能和病历书写等竞赛。
加强医技人员上岗培训与定期考核。
完善中、高级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今年开始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由科教科负责。
同时,要加强对科室进行每月或季度的质量考核,发现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堵截,以确保患者在医院能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及年度任务3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3。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15、手术72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
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
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及年度任务4
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参照卫生部《20xx年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制定本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计划和管理目标。
一、科室管理:
1、成立科室质控小组,有分工、责任到人。
每月不少于一次质控活动,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监控,并按要求填写门诊科室质控记录。
2、定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研究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3、按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按时完成计划,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达到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
4、按科主任手册、护士长手册项目要求按时填写。
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
⑴、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⑵、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甲级病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