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极端天气安全知识竞赛内容,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极端天气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1
1、雨天,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
A.1倍
B.1.5倍
C.2倍
D.3倍
答案:B
2、在暴雨天气驾车,刮水器无法刮净雨水时,应当。
A.减速行驶
B.集中注意力谨慎驾驶
C.立即减速靠边停驶
D.以正常速度行驶
答案:C
3、冰雪天,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倍。
A.1.5倍
B.2倍
C.3倍
D.3.4倍
答案:C
4、在冰雪路面上减速或停车,应充分利用降低车速。
A.行车制动器
B.发动机的制动作用
C.驻车制动器
D.缓速器
答案:B
5、雪天行车时,为预防车辆侧滑或与其他车辆发生刮碰,应。
A.减速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
B.紧跟前车并鸣喇叭提醒
C.与前车保持较小的.间距
D.与旁边车道的车保持较小的横向间距
答案:A
6、在结冰的道路上会车时,应稳住转向盘,缓慢交会。
A.临近减速
B.适当加速
C.提前减速
D.保持车速
答案:C
7、在山区冰雪道路上行车,遇有前车正在爬坡时,后车应。
A.选择适当地点停车,等前车通过后再爬坡
14、车辆涉水后,应保持低速行驶,制动踏板,以恢复制动效果。
A.缓踏
B.间断重踏
C.持续轻踏
D.间断轻踏
答案:D
15、驾驶车辆行经施工路段时,应当。
A.选择适当地点停车
B.按照指路标志和指示牌绕行
C.靠右侧慢慢通过
D.靠左侧减速行驶
答案:B
16、在铁路道口内,车辆出现故障无法继续行驶时,应。
A.想办法尽快修好车辆
B.应尽快设法使车辆离开道口
C.在车上等待救助
D.下车等待援助
答案:B
极端天气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2
选择题
1、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C)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A、8月
B、9月
C、10月
2、每年的(A)为“世界气象日”。
A、3月23日
B、1月21日
C、12月1日
3、丽水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A)三部分构成。
A、名称、图标分级、含义
B、名称、图标和颜色
C、颜色、图标和含义
4、丽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最高气温是(C)℃。
A、45.1℃
B、44.5℃
C、43.2℃
5、露,是水汽冷却(C)而成。
A、凝华
B、冻结
C、凝结
17、天气预报中常提到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常为(B)天气。
A、凉爽
B、晴热
C、温暖
18、天气预报中的暴雨是指:某地24小时累积降水量大于或等于(B)。
A、30毫米
B、50毫米
C、100毫米
19、当某气象台发布了红色预警信号,表示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B)以上。
A、37℃
B、35℃
C、40℃
20、我市制作并发布天气预报的单位是(B)。
A、广告公司
B、气象局
C、电视台
21、下列哪种手段不能起到抗旱的作用。(C)。
A、人工增雨
B、植树造林
C、农业开发
22、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来自(C)。
A、南极洲
B、欧洲
C、北极及西伯利亚
23、晴天时一日之中最低气温常出现于(C)。
A、上午6时
B、凌晨
C、日出前
24、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雪花的基本形状与冰分子一样都是(C)形。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25、下面哪一组(A)属于气象能源。
A、风能、太阳能
B、风能、核能
C、水能、太阳能
26、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B)的现象。
A、异常降温
B、异常增温
C、没有变化
39、下列哪一个城市不属于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之一。(A)。
A、上海
B、南京
C、重庆
40、气象上以候平均气温划分季节,侯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C)℃才定为夏季。
A、18℃
B、20℃
C、22℃
41、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候现象。(B)
A、开花
B、洪水
C、蝉鸣
42、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创始者,他是(B),他曾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A、叶笃正
B、竺可祯
C、涂长望
43、台风是一种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强烈涡旋,其近中心风力达(B)级以上。
A、10
B、12
C、8
44、热带气旋根据强度来划分,以下等级最低的为(A)。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台风
45、看到人工增雨作业后落下的火箭残片,错误做法是(C)。
A、报告老师或家长
B、报告当地气象部门
C、拿回家保管
46、在相同区域内,草地的温度比水泥地的温度要(A)。
A、低
B、高
C、一样
47、丽水属于哪个气候带(A)。
48、为了安全,施放气球应使用(B)气体。
A、氢气
B、氦气
C、氮气
49、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是(B)年发射的。
A、1976年
B、1988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极端天气安全知识竞赛内容,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极端天气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精选1
1、雨天,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
A.1倍
B.1.5倍
C.2倍
D.3倍
答案:B
2、在暴雨天气驾车,刮水器无法刮净雨水时,应当。
A.减速行驶
B.集中注意力谨慎驾驶
C.立即减速靠边停驶
D.以正常速度行驶
答案:C
3、冰雪天,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倍。
A.1.5倍
B.2倍
C.3倍
D.3.4倍
答案:C
4、在冰雪路面上减速或停车,应充分利用降低车速。
A.行车制动器
B.发动机的制动作用
C.驻车制动器
D.缓速器
答案:B
5、雪天行车时,为预防车辆侧滑或与其他车辆发生刮碰,应。
A.减速行驶并保持安全距离
B.紧跟前车并鸣喇叭提醒
C.与前车保持较小的.间距
D.与旁边车道的车保持较小的横向间距
答案:A
6、在结冰的道路上会车时,应稳住转向盘,缓慢交会。
A.临近减速
B.适当加速
C.提前减速
D.保持车速
答案:C
7、在山区冰雪道路上行车,遇有前车正在爬坡时,后车应。
A.选择适当地点停车,等前车通过后再爬坡
72.(B)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73.地震是地球(B)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74.震级和烈度都表示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75.地震发生时,激发出一种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横波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请问: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比较大,先到达地表的是(A)
A.纵波
B.横波
76.一些较大的地震发生之前,在未来的震中及其外围地区会出现各种各样平时未曾出现过的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自然现象,称之为地震异常或地震前兆。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震前兆现象的是:(D)
A.蛇出洞、老鼠搬家、鸡鹅高飞;
B.小兔发疯、鱼变傻、黄鼠狼搬家;
C.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
D.在繁殖季节,出现大量蟾蜍集体搬家
77.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应选择正确的方式避震。请问:以下三种方式哪种是不安全的?(A)
A.迅速乘电梯撤离
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
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
78.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79.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80.地震发生了,你在户外避震,以下那种方法是不合适的?(C)
A.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B.避开高大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