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1
为有效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株可能引起的疫情,进一步提升全员核酸检测组织实施能力,根据《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8号要求,确保在应急状态下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确保在24小时内完成划定范围的区域核酸检测任务。现结合我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街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时或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管理
成立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指挥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指挥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指挥长,各科室、村居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组织指挥体系,建立扁平化工作机制。指挥部下设一办六组和三个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街道党政办,主要职能是负责本辖区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制定、人员力量调度、会议组织、对上协调等工作。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工作职责:根据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指挥部指令,部署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制定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明确采样点位、受检时间、受检对象、采样方式和采样频次等,加强与区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及核酸检测专班沟通联系。做好各工作专班综合协调保障工作,指导各村居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2.医疗救治组
组长:
工作职责:负责全员核酸检测现场医疗救治保障工作;做好医疗机构“应检尽检”、感染防控工作;负责指导各采样点开展救治和消杀处置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长:
工作职责:负责统筹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加强疫情保障物资采购、调配、管理和发放工作等。
4.环境卫生整治组
组长:
组成人员:
工作职责:督促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及其他敏感单位妥善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督促辖区单位开展卫生整治、消杀等防疫工作。
5.宣传发动组
组长:
组成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舆情应对、宣传报道、全员核酸检测宣传发动工作。
6.纪律督查组
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督查防控工作中人员纪律和工作落实情况,对于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并从快从严追责问责。
7.采样工作专班
组长:
工作职责:按照上级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对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进行指导、采样、培训等工作。
8.转运工作专班
组长:
工作职责:负责全员核酸检测期间的车辆统筹调度、安排、保障、样本转运等工作。
9.数据工作专班
组长:
职责:负责街道辖区重点人员信息摸排、核实、交办和上报、苏康码管理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摸清人口底数。落实“四方责任”,建立工作台账,通过网格化管理、拉网式排查,摸清辖区内社区、小区实际管理人口底数。
(二)测算采样检测能力。按照24小时内完成区域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其中,原则上,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可在12小时内完成。
(三)细化采样方案。
现场消杀人员:保洁王师傅
四、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准备工具
课桌椅20套、四台电脑、电源、网线、扫码桩。
负责人:xxx
帐篷四个、隔离警戒带20卷
负责人:工人张师傅保安xx
五、注意事项
1、本次核酸检测,采取自愿参与的原则,家长可参与统一安排的核酸采样,也可自行带孩子去其他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开学报到时向学校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年级组长8:00前在古xx老师处领取核酸检测二维码。
3、所有学生穿冬季校服、佩戴红领巾,全程佩戴口罩。
4、小学生在三年级放学区域按照班级顺序排队等候,听从正副班主任安排,领取核酸检测二维码,严格错峰按时段来校。
5、严格遵守现场秩序,积极配合老师指引,保持1米以上间隔有序排队候检。完成检测后迅速离去,不逗留、不聚集、不交谈。
6、所有学生从南门进入学校,检测完成后以班级为单位从东门离开。请各位家长在东门指定区域等待学生,避免聚集、扎堆。检测全过程,家长不进入校园。学生不进入警戒线以外区域。
7、中高风险地区返程学生仍需按照疫情要求进行隔离,及时报备班主任。
8、48小时内接种新冠疫苗的师生暂缓进行核酸检测。须向班主任报备。
全体师生做完核酸后可领取一枚“不倒翁娃娃”贴纸,周一到校时,请师生员工及时出示贴纸。
疫情防控关乎您和家人及全社会的健康安全,守护好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3
为指导各地在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预防为主,将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按照依法依规、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的应检尽检工作,全力排查风险隐患。落实加快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做到及早发现、精准防控,为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创造条件。
二、积极扩大检测范围,全力排查风险隐患
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确定并动态调整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
(一)重点人群“应检尽检”。
1.密切接触者;
2.境外入境人员;
3.发热门诊患者;
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
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6.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
7.监所工作人员;
8.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
(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和动态调整优先检测人群。
(三)加强公众监测预警。疾控机构定期对普通人群进行抽样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好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工作。各地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常态化防控措施和动态推进应检尽检。
三、加快提升检测能力,全力满足检测需求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各地要加强三级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县(区)级及以上疾控机构、海关及有条件的县医院实验室建设,使其具备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对医疗资源相对缺乏、检测能力相对薄弱、疫情防控压力较大的陆路边境口岸城市,要对疾控机构、海关和1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予以重点支持,必要时可采用移动方舱实验室。同步加强其他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实验室建设,使其逐步达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条件。
(二)强化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标准体系认证和实验室室内质控,常态化接受国家级或省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检测机构分批参加室间质评,保证每家机构每年至少参加1次室间质评。检测机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操作流程,妥善处置剩余生物样本,做好样本使用、保存、上送与销毁工作。
(三)加强人员规范培训。制定培训计划,省市级疾控机构、临检中心、海关全面加强对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实验室人员数量质量需求。做到采样人员熟练掌握鼻咽拭子、咽拭子等规范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标本处理、相关试剂使用和检测方法,减少技术操作问题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影响,实现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检测等各个环节全流程规范化操作。
(四)加快设备产能提升。加强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以及移动方舱实验室等方面研究、审批和市场转化,抓紧增加更简便、更高效准确的检测设备生产,特别是核酸快速检测设备的生产扩能,扩大商业化应用,积极组织提升移动方舱实验室等新型检测设备产能应用规模。属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科学评估当地检测需求和设备、试剂和耗材生产能力,制定供求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协调生产企业,根据需求尽快扩大设备、试剂和耗材等产能。发展改革部门做好检测所需物资统一调配。
(五)确保信息安全畅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受检对象的信息准确、检测结果的规范管理和隐私保护。检测机构向受检对象提供检测证明并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发现检测结果阳性要严格履行报告责任。各地要及时将检测结果信息共享到“健康码”数据库,并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各地区核酸检测相关信息互认共享,在全国一体化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及入境人员版统一标注。对伪造、篡改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等行为依法依规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