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精选下载

2022-12-29 作者:孙杨丹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网络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变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网络个人信息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制约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还对用户的信息及财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

为此,我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网络安全现存问题入手,分析问题的成因,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网络安全性,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一、网络安全的概念分析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不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泄露、更改,系统连续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

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二、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网络安全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重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自然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以下着重分析这两种网络安全问题。

1.自然因素及偶发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讯设施极易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灾、风暴、建筑物破坏等)对计算机网络构成威胁。

还有一些偶发性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机能失常、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对计算机网络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较低、操作失误、渎职行为等都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2.人为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

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使用来看,人为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应用中的不安全问题

在网络的应用中,由于网络具有较为开放的特征,因此在网络中信息的传输和交换非常频繁,由此造成的信息安全也成为了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互联网中,用户之间由于现实的数据传输需求,需要保证自己的网络终端属于开放的状态,由此就给他人以植入木马程序等电脑病毒的机会。

所以,网络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类别。

(2)操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

在网络应用中,操作系统是网络终端用户的重要软件系统。

虽然操作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均会对安全设置予以高度重视,并在使用中起到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但是随着网络黑客手段的升级,操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逐渐被网络黑客所破解,由此给网络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为此,必须对操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有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弥补。

(3)网络防火墙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局限性

为了提高网络终端用户的安全防御能力,网络防火墙系统是重要的网终端防御系统。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以及网络防火墙技术的限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网络防火墙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漏洞和局限性,这一缺陷导致了网络防火墙只能抵御一般性网络攻击,一旦遇到升级版本的计算机病毒,将无法形成对系统的保护,进而给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三、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应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应从网络发展实际出发,围绕着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网络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

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

为了防范网络系统突然遭遇外界因素干扰进而发生安全问题,应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对网络安全问题能够有足够的预见,并做到在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考虑到网络安全面临的现实影响和威胁,应在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数据损坏或丢失。

2.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堵塞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

从目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来看,操作系统的研发部门能够在操作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意识到其存在的漏洞和缺陷,能够通过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的办法有效堵塞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从而满足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能指标,提高操作系统的防御能力。

所以应对操作系统进行及时更新,防患于未然。

3.在网络终端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提高防御能力。

从目前网络使用过程来看,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特殊代码,无法从根本上予以消除。

为了保证网络终端能够满足安全性能要求,应在网络终端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定期对网络终端系统进行杀毒,保证网络终端系统能够抵御病毒攻击,提高网络终端系统的安全性。

使用NAT把DMZ区的服务器和内部端口影射到Firewall的对外端口;

允许Internet公网用户访问到DMZ区的应用服务:http、ftp、smtp、dns等;

允许DMZ区内的工作站与应用服务器访问Internet公网;

允许内部用户访问DMZ的应用服务:http、ftp、smtp、dns、pop3、https;

允许内部网用户通过代理访问Internet公网;

禁止Internet公网用户进入内部网络和非法访问DMZ区应用服务器;

禁止DMZ区的公开服务器访问内部网络;

防止来自Internet的DOS一类的攻击;

能接受入侵检测的联动要求,可实现对实时入侵的策略响应;

对所保护的主机的常用应用通信协议(http、ftp、telnet、smtp)能够替换服务器的Banner信息,防止恶意用户信息刺探;

提供日志报表的自动生成功能,便于事件的分析;

提供实时的网络状态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的查看网络通信行为的连接状态(当前有那些连接、正在连接的IP、正在关闭的连接等信息),通信数据流量。

提供连接查询和动态图表显示。

防火墙自身必须是有防黑客攻击的保护能力。

2.带防火墙功能的设备是在防火墙基本功能(隔离和访问控制)基础上,通过功能扩展,同时具有在IP层构建端到端的具有加密选项功能的ESP隧道能力,这类设备也有S的,主要用于通过外部网络(公共通信基础网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内部”局域网安全地连接起来,一般要求S应具有一下功能:

防火墙基本功能,主要包括:IP包过虑、应用代理、提供DMZ端口和NAT功能等(有些功能描述与上相同);

具有对连接两端的实体鉴别认证能力;

支持移动用户远程的安全接入;

支持IPESP隧道内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保护;

提供系统内密钥管理功能;

S设备自身具有防黑客攻击以及网上设备认证的能力。

入侵检测与响应方案

在网络边界配置入侵检测设备,不仅是对防火墙功能的必要补充,而且可与防火墙一起构建网络边界的防御体系。

通过入侵检测设备对网络行为和流量的特征分析,可以检测出侵害“内部”网络或对外泄漏的网络行为和流量,与防火墙形成某种协调关系的互动,从而在“内部”网与外部网的边界处形成保护体系。

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如下:

通过检测引擎对各种应用协议,操作系统,网络交换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出网络入侵事件和可疑操作行为。

对自身的数据库进行自动维护,无需人工干预,并且不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干扰。

采取多种报警方式实时报警、音响报警,信息记录到数据库,提供电子邮件报警、SysLog报警、SNMPTrap报警、Windows日志报警、Windows消息报警信息,并按照预设策略,根据提供的报警信息切断攻击连接。

与防火墙建立协调联动,运行自定义的多种响应方式,及时阻隔或消除异常行为。

全面查看网络中发生的所有应用和连接,完整的显示当前网络连接状态。

可对网络中的攻击事件,访问记录进行适时查询,并可根据查询结果输出图文报表,能让管理人员方便的提取信息。

入侵检测系统犹如摄像头、监视器,在可疑行为发生前有预警,在攻击行为发生时有报警,在攻击事件发生后能记录,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有据可查。

漏洞扫描方案

除利用入侵检测设备检测对网络的入侵和异常流量外,还需要针对主机系统的漏洞采取检查和发现措施。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配置漏洞扫描设备。

主机漏洞扫描可以主动发现主机系统中存在的系统缺陷和可能的安全漏洞,并提醒系统管理员对该缺陷和漏洞进行修补或堵塞。

对于漏洞扫描的结果,一般可以按扫描提示信息和建议,属外购标准产品问题的,应及时升级换代或安装补丁程序;属委托开发的产品问题的,应与开发商协议修改程序或安装补丁程序;属于系统配置出现的问题,应建议系统管理员修改配置参数,或视情况关闭或卸载引发安全漏洞的程序模块或功能模块。

漏洞扫描功能是协助安全管理、掌握网络安全态势的必要辅助,对使用这一工具的安全管理员或系统管理员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要求。

考虑到漏洞扫描能检测出防火墙策略配置中的问题,能与入侵检测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漏洞扫描与评估系统使系统管理员在事前掌握主动地位,在攻击事件发生前找出并关闭安全漏洞;而入侵检测系统则对系统进行监测以期在系统被破坏之前阻止攻击得逞。

因此,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在安全保护方面不但有共同的安全目标,而且关系密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