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学好语文十分的重要,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小学语文必考基础知识积累训练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必考基础知识积累训练题及答案解析1
第1题
下列哪个词语是形容女子十三岁的?()
A.花信年华
B.豆蔻年华
C.花甲之年
D.摽梅之年
参考答案:B
解析:华信年华指女子24岁,豆蔻年华指女子13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摽梅之年指适婚年龄的女子。
古人关于年龄的那些事(一)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0-1岁——襁褓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2-3岁——孩提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7岁——髫(tiáo)年
幼童时期。古代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8岁——童龀(chèn)、总角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说文解字》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成为“龀”。“童龀”,往往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黄口
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
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拓展:黄口小儿——用作贬义词,常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12岁(女)——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13岁(女)——豆蔻年华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产自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大开的花形如怀孕之身,南方人称为“含胎花”。
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13-15岁(男)——舞勺之年
谓古代儿童学文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14岁(女)——“二七”之年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miǎn)鬟鬓(huánbìn)低。”
15岁(女)——及笄或笈年
“笈”(jí)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笈,表示已经到出嫁年龄。
15-20岁(男)——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说可以上战场打仗了。
20岁(男)——弱冠、七尺、始冠、及冠、冠岁、加冠、冠年
男子20岁称“弱冠”。典出《礼记》:“二十曰弱冠。”孔颖达进一步注释说:“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
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亚航QZ8501客车失事,再次引发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参考答案:C
解析:A错,语序不当,应改为“留下了许多灿烂的精神财富”;B错,前后矛盾,应删去“近”或“多”;D错,语言表意错误,“防止”和“不”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删除“不”。
第4题
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徘徊huí诅咒zhòu忍俊不禁jīn
B.别墅shù简陋lòu日晷kuǐ哄堂大笑hōng
C.瘫痪huàn憔悴cuì脸颊xiá饶有趣味ráo
D.演绎yì敦厚dūn崽子zǎi絮絮叨叨xù
参考答案:D
解析:A.徘徊(huái),B.日晷(guǐ),C.脸颊(jiá)。
第5题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妈妈出差真好,我和爸爸可以过几天自由自在、耳根的日子。
②在班集体中,每个人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自己。
A.清净,放纵
B.清静,放肆
C.清静,放纵
D.清净,放肆
参考答案:A
解析:
清净:没有事情打扰。清静:安静不嘈杂。固定搭配耳根清净。
放纵:不加约束,不守规矩。放肆:任意妄为,不加拘束。
第6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我”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参考答案:A
解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李白的《赠汪伦》
故事链接: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一生既喜欢作诗,也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
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一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
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作了《赠汪伦》这首诗。
第7题
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
A.道是无晴却有晴
B.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
A.土地之神
B.五谷之神
参考答案:A
解析: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知识链接:
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相传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发洪水的时候,句龙
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规模是每丘住25户,称之为“社”,句龙死后,被奉为土神,也叫社神,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建造了房屋祭祀,称之为“后土”。烈山氏的儿子柱做夏的稷正,就是主管农业的官职,在其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
第12题
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数字。
(1)__曲黄河__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__人。
(3)白发丈,缘愁似个长。
参考答案:
(1)九,万;(2)三;(3)三千。
解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第13题
《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A.大雅
B.国风
C.小雅
D.颂
参考答案:B
解析: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第14题
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晚春
B.仲夏
C.初秋
D.初冬
参考答案:A
解析: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第15题
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A.居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