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甲型流感的应急处理措施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型流感的应急处理措施1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科学、有效、及时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高我院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监测、预检分诊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为编制依据。

(三)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在本院范围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医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毒隔离及防护组和后勤保障组组成。

2.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护理、院感、药剂、检验、资产、总务、保卫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部,负责处置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具体事宜。

职责: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和指挥医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并根据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成员结构合理的指挥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部,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2.2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在甲型H1N1流感发生时,领导小组立即转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指挥医院内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及治疗工作。

职责:负责指挥和部署甲型H1N1流感应急的各项工作;制定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疫情的各项应急技术方案;负责组建专家组,组织、培训医疗救治骨干队伍,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及时掌握事件动态,根据区、市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医院环境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各相关部门同时开展应急处置。

必要时,提请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宣布启动、终止应急预案;并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理评估、总结报告

2.3医疗救治专家组及职责

为进一步强化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抽调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儿科、产科、放射科等相关学科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

职责:对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临床医疗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参与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诊断及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抢救。

2.4排查专家组

抽调医学、检验科、医院感染科及感染性疾病科方面的专家组成甲型H1N1流感排查专家组。

职责:负责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信息收集、统计、分析与上报;指导和检查对甲型H1N1流感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要求采集、保存样品,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

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5消毒隔离及防护组

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发生地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以及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工作。

2.6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提供应急工作所需物质(包括药品、器械、消毒隔离和防护物品等),以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通信、供电线路的畅通;负责应急现场的保卫工作。

2.7各部门职责

2.7.1医务部

负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

是处置甲型H1N1疫情的组织部门,要结合医院的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甲型H1N1疫情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甲型H1N1疫情发生后,负责医疗救治,人员配备工作,统一指挥和安排可开展的应急处理工作。

3.4.3报告流程:首诊医生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医院感染管理科(正常班时间)或总值班(非正常班时间)→医务部及分管院长→院长→市卫健委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4.4报告内容: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时间、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3.4.5报告监督:任何部门和个人都有权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总值班报告甲型H1N1流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医院领导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

3.4.6报告联系电话

3.5预案的启动

根据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范围、扩散趋势和严重程度等,按上级部门要求启动预案;发现单个或以上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启动预案。

四、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4.1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

做好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遇有发热及呼吸道病人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免费提供口罩。

4.2严格按甲型H1N1流感诊疗流程接诊,并设立隔离留观室。

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医学观察病例及时报告,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并实行隔离观察。

4.3发现疑似病例及时组织转往定点医院,减少和控制危重病例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临床抢救水平。

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4.4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防止疾病交叉感染。

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处理的原则隔离治疗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落实院内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保持诊疗环境良好通风,针对承担的不同风险程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接触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手套、防护鞋、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后应洗手。

具体消毒隔离措施和专门病房的设置应参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相应规定执行。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要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4.5一旦发生疫情暴发、流行时,请求政府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控,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必要时报请上一级政府决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采取紧急措施。

流程:发热及呼吸道病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首诊医生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正常班时间)或总值班(非正常班时间)报告→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治疗→转往定点医院→疫点消毒处理→根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市卫健委有关要求落实相关措施。

五、保障措施

5.1物资保障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包括救治药品、消毒药品、防护用品、急救设备及物资,救护车保持所有车况良好,随时待命,随叫随到,运送病人后要做好急救车消毒工作,同时施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各项防治措施得以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2人员准备

医院负责组建由医学、呼吸、感染、儿科、产科、心血管、神经内科、护理等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院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

所有院领导、职能科室、科主任及相关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做到随叫随到。

5.3技术准备

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意识和实战能力。

开展应对流感大流行的技术培训,使各类专业人员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流调、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

5.4宣传教育

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全社会防治的认识,让公众认识到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避免社会恐慌。

5.5法律保障

各科室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实行工作责任制。

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造成防控工作失误或疫情扩散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5.6督导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检查该方案的落实情况,统筹兼顾、查漏补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及时整改,确保把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六、预案管理与更新

6.1本预案由医院组织制定,并将根据甲型H1N1流感防控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修订和补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甲型流感的应急处理措施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甲型流感的应急处理措施1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科学、有效、及时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高我院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监测、预检分诊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为编制依据。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院范围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医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毒隔离及防护组和后勤保障组组成。

2.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职责

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护理、院感、药剂、检验、资产、总务、保卫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医务部,负责处置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具体事宜。

职责:领导、组织、协调、部署和指挥医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并根据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成员结构合理的指挥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部,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2.2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在甲型H1N1流感发生时,领导小组立即转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指挥医院内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及治疗工作。

职责:负责指挥和部署甲型H1N1流感应急的各项工作;制定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疫情的各项应急技术方案;负责组建专家组,组织、培训医疗救治骨干队伍,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及时掌握事件动态,根据区、市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医院环境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疫情扩散;协调各相关部门同时开展应急处置。

必要时,提请政府对疫区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宣布启动、终止应急预案;并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理评估、总结报告

2.3医疗救治专家组及职责

为进一步强化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抽调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儿科、产科、放射科等相关学科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

职责:对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临床医疗救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参与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诊断及危重病例的会诊和抢救。

2.4排查专家组

抽调医学、检验科、医院感染科及感染性疾病科方面的专家组成甲型H1N1流感排查专家组。

职责:负责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信息收集、统计、分析与上报;指导和检查对甲型H1N1流感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要求采集、保存样品,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

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2.5消毒隔离及防护组

职责:负责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发生地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技术指导以及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工作。

2.6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提供应急工作所需物质(包括药品、器械、消毒隔离和防护物品等),以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通信、供电线路的畅通;负责应急现场的保卫工作。

2.7各部门职责

2.7.1医务部

负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

是处置甲型H1N1疫情的组织部门,要结合医院的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处理突发甲型H1N1疫情能力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甲型H1N1疫情发生后,负责医疗救治,人员配备工作,统一指挥和安排可开展的应急处理工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