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定要做好甲流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园甲型流感温馨提示语》,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甲型流感温馨提示语1

一、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造成人群间的传播?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通过患者打喷嚏、咳嗽等活动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经手通过眼、鼻粘膜感染。

二、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腹泻。

三、个人可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甲型H1N1流感?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接触时一定要带口罩。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室内保持通风,充足睡眠,保证营养,勤于锻炼。

4、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

四、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做哪些工作?

1、幼儿家长应主动向班级教师报告幼儿开学前一周内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幼儿,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完成规定期限的医学隔离观察,居家医学观察7天;幼儿医学观察期结束后如未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方可入园。

3、幼儿如有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或患急性传染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幼儿病愈并渡过隔离期入园前必须向班级老师出具就诊病历或相关证明,经校医或园长批准后,方可入园。

4、如幼儿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或疑似病例,家长应立即告知本班老师(幼儿因病、因事不能正常入园,应事先向班级老师请假并说明事由),以便幼儿园及时做到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5、家庭、幼儿园内的公共物品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包括地面、门把手、扶梯、台面、电话机、茶具等;保持班级、家庭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经常开窗,保证空气流通。

6、尽量多食熟食,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去公共场所(菜市场、超市、电影院、麦当劳、肯德鸡、饭店、书店等空气不流动的地方),不去人群集中的大型聚会。

7、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晒衣被,教育幼儿不摸不拿不洁的物品,不用被污染的手去摸五官。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温馨提示:幼儿园也是公共场所,为给孩子创设一个清洁、卫生的绿色环保环境,家长送孩子入园时,不要随意进入孩子所在的班级,希望家长理解并积极配合。

幼儿园甲型流感温馨提示语2

亲爱的家长、小朋友:

大家好,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随之而来各种疾病也接踵而至,近期是甲流感染高发期,那我们该如何预防“甲流”的侵害呢?

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老人和幼儿尤其容易感染,那么,生活中关于流感,我们还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一、甲流

甲型流感一般是指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另一种全球流行的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为甲型H3N2流感。

二、甲流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甲型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人群。

间接接触传播:

甲型流感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三、甲流有哪些症状?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易感人群为幼儿和老人。幼儿感染后,潜伏期一般1-7天,大多数患儿潜伏期1-3天。

多数幼儿起病急,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几个小时体温就可以达到38度以上,伴有咽痛、流鼻涕、咳嗽、咳痰、头痛、全身发力等症状。

四、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VS流感

病原体:细菌和其他病毒,种类比流感更多VS特定流感病毒

症状:以流鼻涕、嗓子疼等呼吸道症状为主VS以发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

传播力度:相对较弱VS相对较强

2、远离传染源

家里有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确诊感染流感病毒应及时治疗或隔离,以免传染给幼儿。教育幼儿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让幼儿远离流感病毒携带者,避免与之近距离接触,以防感染。

3、讲究卫生,勤消毒

让幼儿在家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让幼儿在饭前便后洗手,拿了脏东西之后立即洗手。家人外出回来应洗手,换衣之后再与孩子接触,减少病毒感染机率。幼儿的餐具应定期灭菌消毒。除此之外,随着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让幼儿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等均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

4、补充维生素

让幼儿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维生素能促进体内重要代谢,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能增强皮肤和黏膜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平时注意教育孩子多喝水,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

5、增强体质,锻炼身体

每天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适当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促进钙、磷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也可通过适宜的运动和游戏活动,强健他们的身体,提高免疫力。

6、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家长自愿让孩子接种。

幼儿园甲型流感温馨提示语4

近期甲流感染高发期,托幼机构是人群聚集场所,幼儿是流感的高发人群,易发生聚集性流感疫情。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从而增加鉴别难度和疫情复杂性。

我们如何预防“甲流”的侵害呢?为了确保全园幼儿身体健康,预防甲流,请您认真阅读此“温馨提示”!

什么是甲流及传播途径?

甲型流感一般是指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等接触途径传播,潜伏期通常在1-3天。

临床特征

1、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热和疲劳等。

2、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眼睛发红。

3、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

易感人群

甲型流感病毒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人。儿童感染后,潜伏期一般1-7天,大多数患儿的潜伏期为1-3天。多数孩子起病急,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几个小时体温就可以达到38℃以上,伴有咽痛、流鼻涕、咳嗽、咳痰、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防控措施

1、开窗通风,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多开窗通风,避免带幼儿去人多的地方。如不可避免应采取防护措施。若孩子已患病,发病期间停止来园,避免传染他人。

2、远离“毒”源。同住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让幼儿远离流感病毒携带者。确诊感染流感病毒应及时治疗或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讲究卫生,勤消毒。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良好规律的作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幼儿的餐具应定期灭菌消毒。提醒幼儿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

4、增强体质,锻炼身体。随着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服,增加户外运动。适当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促进钙、磷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也可通过适宜的运动和游戏活动,强健他们的身体,提高免疫力。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最经济、最便捷手段,预防先于治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同时可降低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减少新冠疫情排查难度。我国流感疫苗为非免疫规划疫苗,受种者或家长可以遵照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就近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

温馨提示

1、每天给孩子测量体温,一旦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应戴口罩并及时去医院就诊。为避免延误病情,不要让孩子带病上课,要让其完全康复至正常再复课,避免疾病传播扩散。

2、当幼儿园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时,我们将采取个别幼儿或全班停课措施,请家长务必配合。

病毒虽然可怕,但是我们不必惊慌,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防治措施,加强预防,加强锻炼,防患于未然,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园甲型流感温馨提示语5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

春季,天气回暖,万物复苏,是各种病毒的高发期。近日,各地疾控机构流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因此,我园希望家长朋友们引起高度重视,仔细阅读这封信,让我们共同做好“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帮助孩子们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什么是甲型流感

xx市疾控中心传防所专家称,甲流,即甲型H1N1流感,是季节性流感的一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之一。

甲流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等。老年人、婴幼儿、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危易感人群。

甲型流感症状

1、高热是主要表现,也是早期唯一症状。体温可达39℃-40℃,可伴有畏寒、寒颤,大龄儿童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