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要及时进行总结,下面小编整理了乡镇民政办个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镇民政办个人工作总结篇1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强化社会保障和民生服务意识,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xx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五保供养工作。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投资25万元新建的院民住室大楼已基本完工,近日即可入住。

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

2.认真贯彻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和《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和《河南省实施办法》,扎实做好集中入住工作。

目前我镇集中供养实际入住13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0﹪,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集中供养对象每人每年补助标准达到1600元/年,且账目完善,有发放底册。

一、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我办按照镇党委、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的要求,早预防、早部署、早安排,认真落实灾害防治预案,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各项准备工作。

落实“助孤工程”,全镇8名孤儿得到应有的救助,发放救助金4000元。

做好“两节”慰问工作,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

二、城市、农村低保全面提标,档案管理逐步规范为解决城市、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分别提高了城市、农村居民低保补助水平。

进一步规范了城乡低保申请、审核、公示审批和资金管理的工作程序,落实保障对象范围、保障标准确定、家庭收入调查、属地动态管理、资金使用监督等各项制度,将全镇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逐户输入电脑,建档

立卡、登记造册、跟踪管理,并按照“一户一袋、一村一盒、一镇一柜”的低保档案管理要求。

截止到2014年12月全镇共有城市低保户258户,625人,农村低保户204户,边延户11户,实现应保尽保。

三、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有序开展

双拥优抚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

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主抓民政工作副镇长、武装部长为副组长,财政所、民政办、司法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把军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资金到位。

全镇现有残疾军人18人,共发放金额132014元;三属2人,共发放金额3538元,以上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已按标准发至12月份。

我镇十分重视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认真按照上级政策法规,努力做到退伍军人及家属和接收单位“双满意”,退伍安置工作安置率历年来一直保持在100%的水平。

根据县政府出台的《建宁县转业士官、城镇复员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规定》对安置对象在待安置期间,每月都领到了生活费。

我镇现有农村义务兵11人,优待金按每人每年2838元的标准,共发放

金额31218元;城镇义务兵16人,优待金按每人每年1683元的标准,共发放金额26928元;三是参战退役人员身份认定工作得到落实。

我办对参战退役人员经本人自我申请、

战友证明,后到县武装部核查档案,经过了5个月的摸底、公示、再公示三个阶段最后确认了我镇共有44位参战退役人员被正式确认,并为他们办理了银行开户,由银行代为发放他们的定补金额,共发放金额35200元;四是优惠政策到位。

我镇所有农村优抚对象都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实,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看病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四、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殡葬改革是我国一项重大决策和重要社会变革,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

以提高火化率、查处乱埋滥葬为抓手,对全镇殡葬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城乡殡葬活动管理进一步规范,未出现违规现象。

佛教徒焚化、土葬审批等手续步入规范化管理,殡改责任制得到落实。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使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廉洁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二是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种培训,尤其是参加民政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使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在理论上和具体业务上都受益非浅,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民政工作,更有效地服务民政对象。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虽然落实了机构、人员、办公室,但民政工作要经常进村入户,调查研究,现有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工作完成了要及时进行总结,下面小编整理了乡镇民政办个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镇民政办个人工作总结篇1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强化社会保障和民生服务意识,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的职能,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20xx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五保供养工作。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投资25万元新建的院民住室大楼已基本完工,近日即可入住。

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

2.认真贯彻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和《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和《河南省实施办法》,扎实做好集中入住工作。

目前我镇集中供养实际入住13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40﹪,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集中供养对象每人每年补助标准达到1600元/年,且账目完善,有发放底册。

一、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我办按照镇党委、镇政府和县民政局的要求,早预防、早部署、早安排,认真落实灾害防治预案,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各项准备工作。

落实“助孤工程”,全镇8名孤儿得到应有的救助,发放救助金4000元。

做好“两节”慰问工作,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

二、城市、农村低保全面提标,档案管理逐步规范为解决城市、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分别提高了城市、农村居民低保补助水平。

进一步规范了城乡低保申请、审核、公示审批和资金管理的工作程序,落实保障对象范围、保障标准确定、家庭收入调查、属地动态管理、资金使用监督等各项制度,将全镇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逐户输入电脑,建档

立卡、登记造册、跟踪管理,并按照“一户一袋、一村一盒、一镇一柜”的低保档案管理要求。

截止到2014年12月全镇共有城市低保户258户,625人,农村低保户204户,边延户11户,实现应保尽保。

三、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有序开展

双拥优抚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

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主抓民政工作副镇长、武装部长为副组长,财政所、民政办、司法所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把军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资金到位。

全镇现有残疾军人18人,共发放金额132014元;三属2人,共发放金额3538元,以上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已按标准发至12月份。

我镇十分重视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工作,认真按照上级政策法规,努力做到退伍军人及家属和接收单位“双满意”,退伍安置工作安置率历年来一直保持在100%的水平。

根据县政府出台的《建宁县转业士官、城镇复员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暂行规定》对安置对象在待安置期间,每月都领到了生活费。

我镇现有农村义务兵11人,优待金按每人每年2838元的标准,共发放

金额31218元;城镇义务兵16人,优待金按每人每年1683元的标准,共发放金额26928元;三是参战退役人员身份认定工作得到落实。

我办对参战退役人员经本人自我申请、

战友证明,后到县武装部核查档案,经过了5个月的摸底、公示、再公示三个阶段最后确认了我镇共有44位参战退役人员被正式确认,并为他们办理了银行开户,由银行代为发放他们的定补金额,共发放金额35200元;四是优惠政策到位。

我镇所有农村优抚对象都加入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实,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看病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四、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新突破

殡葬改革是我国一项重大决策和重要社会变革,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

以提高火化率、查处乱埋滥葬为抓手,对全镇殡葬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

城乡殡葬活动管理进一步规范,未出现违规现象。

佛教徒焚化、土葬审批等手续步入规范化管理,殡改责任制得到落实。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使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廉洁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

二是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种培训,尤其是参加民政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使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在理论上和具体业务上都受益非浅,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民政工作,更有效地服务民政对象。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虽然落实了机构、人员、办公室,但民政工作要经常进村入户,调查研究,现有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