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2金融专员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回顾走过的一年,所有的经历都化作一段美好的回忆,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一年来取得了部分成绩,但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我行进行网点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网点营销。
我们支行从人员配置进行了部分调整,安排了低柜销售人员,个人理财业务得到初步的发展,开始尝试向中高端客户提供专业化个人投资理财综合服务。
我也从低柜调整到理财室从事个人理财业务。
虽然在工作中遇到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但是,在分行个金部理财中心的指导下、支行领导高度重视下,建设队伍、培养人才、抓业务发展、以新产品拓展市场,加大营销工作。
一、具体工作总结:
客户维系、挖掘、管理、个人产品销售工作:
1.抓基础工作,做好销售工作计划,挖掘理财客户群;通过前台柜台输送,运用银掌柜crm系统,重点发展vip客户,新增vip贵宾客户;
2.进一步收集完善客户基础资料,运用银掌柜crm系统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投资组合管理融合在一起,建立了部分客户信息.在了解客户基本信息对客户进行分类维系的同时.进行各种产品销售,积极营销取得了一些成效;
3.加强了宣传,通过报社、移动短信,展版张贴,led横幅等方式传递信息,起到一些效果;
自身培训与学习情况:
在省分行的高度重视下,今年三月份通过全省对个人客户经理经过选拔和内部考核后,脱产参加接受西南财大afp资格正规课程培训。
在自身的努力学习下,今年7月通过了全国组织的afp金融理财师资格认证考试,并于10月取得资格证书;通过afp系统规范培训,经过本阶段的学习后,提升了自己素质,在工作中,作为银行的职员,在为客户做投资理财方案时,根据不同的客户,适当地配置各种金融产品,把为客户创造的投资回报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
务客户的能力,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参加it蓝图培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行理财业务已得到初步发展,但由于理财业务开展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使得理财业务发展存在规模较小,与同业比较存在较大差距,存在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管理未配套等问题。
目前,我行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在发展代理保险,代售基金是远远不够的,产品有待更丰富,理财渠道有待拓展,我行的特色产品:汇聚宝,外汇宝,纸黄金,人民币博弈等许多特色理财品种还没完全推广开(受营销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制约)缺少专业性理财。
不足处:
1.基础理财客户群(中、高端客户)较少,对客户信息资料了解不全(地址、号码、兴趣爱好)缺少对客户的维护;
2.营销力度薄弱,需要团队协作加强营销,没有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3.业务流程有待梳理整合,优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多渠道从前台向理财室输送客户信息;
三、来年工作打算
1.在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了解掌握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应对同业竞争,进快迅速发展我行的理财业务,
2.不断加强素质培养,作好自学及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3.加大营销力度推进各项目标工作,有效的重点放在客户量的增长。
4.结合我行工作实际加强学习,做好it蓝图新系统上线工作,做好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2022金融专员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2
(一)、以资金组织工作为立足点,拓展筹资市场,促进存款稳步增长。
下半年,我们在存款利率下调、国家开征存款利息税、股市火热、国债发行速度快,存款工作难度增大的不利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存款业务。
一是抓好首季存款“开门红”。
首季是组织存款的黄金季节,我们通过正确分析形势,促使全行上下提高认识,树立信心。
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农行系统形象宣传的意见》,组织全辖开展全方位的形象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公关力度,有效提高农行的社会形象,并动员全行抓住有利时机,加强金融服务,促使首季存款工作出现良好的开局,首季各项存款净增万元,为全年的业务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挥网点网络优势,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拓展系统性、行业性的代收代付业务,组织对公存款。
如各行抓住首季学生入学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代收学费业务,发挥我行网点、网络优势,争取代理各级法院诉讼费用和代收中联通移动话费等。
至6月底,全辖代收代付业务发生额万元。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资金组织积极性。
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和安全保卫工作。
落实了廉政教育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保卫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多次组成检查组加强对营业单位的安全检查和执法监察检查,对检查情况及时向被检查单位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执法监察建议,做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下半年,全行实现经营安全无事故。
三是落实、完善挂点联系行制度。
在总结去年挂点联系行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结合各支行(部)的实际,重新调整了行领导和职能部门挂点单位和帮促内容,把挂点联系行的内容重点放在清贷收息、市场拓展、自查自纠、基层党支部建设方面,对挂点联系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切实改变了领导作风和机关作风,真正做到机关服务基层。
四是改革完善经营机制。
根据上级行改革精神,对分行内设机构进行职能调整,将分行市场拓展科与分行营业部的市场拓展部合并为分行市场开发部,成立了零售业务科,理顺和完善市场拓展机制。
(六)、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按照上级行部署,认真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严格按照总行明确的四个阶段的方法步骤和五项基本要求,不搞发明创造,不偷工减料,扎扎实实地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
“回头看”过程,分行党委对去年“三讲”教育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顾,针对存在问题着重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推进农业银行发展和加强内控建设四方面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
同时,重点抓好“形象工程”和“民心工程”的建设,积极做好营业办公大楼筹建及职工集资建房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分行营业办公大楼于3月30日破土动工,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职工住房问题也得到圆满的解决。
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工青妇作用,组织开展乒乓球赛、蓝球赛、插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巾帼建功”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把全体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和创造力转化为推动农业银行发展的实际行动。
2022金融专员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3
对于地方中小银行来说,金融创新是银行保持活力的根本,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法宝。
而金融创新就如同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反而会抑制金融风险。
对我国地方中小银行金融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地方中小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动机存在偏差,创新意识不强。
其主要表现: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因其特殊背景,金融创新的动因多来自政府的宏观动因、偏重于社会稳定、忽视市场特性,很少有由于自身发展需要而进行主动创新的,二是创新的微观动机则偏向于在无序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许多不计成本甚至负效益的金融创新。
在不发达的市场条件下,我国金融机构这种非市场行为破坏了开展有效创新需要的良好金融秩序。
区域性中小银行由于金融创新起步较晚,行动较迟缓,因此这种动机偏差还是较为明显的。
金融创新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
目前区域性中小银行在较大程度上依然以存贷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手段,所谓的创新也无非是用来吸存促贷,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并没有被充分使用,无法通过创新给银行带来实际直接的利润。
金融创新环境不完善。
从我国金融环境来看,一是金融管制较严格,二是金融公平竞争市场不完善。
2中小银行金融创新中的产品创新
以制度创新为基础,需求供给分析为前提。
好的产品创新一定要是基于制度创新的。
只有在政府和区域性中小银行自身花大力气进行制度创新,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区域性中小银行又为产品创新理顺了整个创新思路,以及为创新打好组织架构的基础,才能开始谈产品创新。
而产品创新的范畴,就是,从哪些着手点入手,进行创新,在哪几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进行哪些产品的创新,诸如此类。
当然,要进行产品创新之前,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是不可缺少的。
主要是针对金融创新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一方面确认自身所处的环境究竟是否适合进行产品创新,适合进行哪类的产品创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确认可以针对怎样的客户群进行怎样范畴的创新活动。
[JP]
产品创新的目标管理。
产品创新的目的,与普通厂商理论中的目的追逐利润最大化有相似之处。
我国区域性中小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探索自身经济的新增长点,使得新增长点能够在传统业务受到威胁时,能够一定程度的取代传统业务,成为风险的规避方式之一。
或是稳步的成为提高自身利润率的一个有力武器。
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探索如何通过创新不断巩固自身现有市场,并稳步的进行扩充。
如果维持一成不变,则很容易就会造成客户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