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最新中秋节活动方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情感。
4、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合作和科学态度。
二、活动建议: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月饼、画中秋节的画等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的兴趣。
2、建议学生回家做准备,通过询问父母或其他途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课后拓展环节,让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教师选出学生的作品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展示。
三、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生谈话引入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如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
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
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记,说清楚、说完整。
-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教师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和优美性。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苏轼的《水调歌头》。
2、“月亮博士”讲解月亮的奥秘。
-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形状,并剪下来。
-将学生的作品按月亮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交流为什么地球上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月亮博士归纳。
-学生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和学生一起品尝中秋食品,共度中秋。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出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中秋节既是丰收的节日,也是团圆的节日。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布置作业:
1、中秋节那天,向家人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和知识。
2、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并记录。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让幼儿参与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如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
4、引导幼儿体验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悬挂主题横幅和贴有谜语的灯笼。
2、音乐准备:准备适合中秋节的音乐。
3、家长自带水果、水果刀、月饼,教师准备盘子、桌子、椅子、一次性手套。
4、准备神话视频《嫦娥奔月》,故事道具《月亮姑娘的衣裳》。
5、准备游戏用品:鼓、大花、抽题纸条和小奖品。
6、座位安排:家长坐在孩子的后面,呈半圆形。
活动流程:
一、幼儿演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二、播放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幼儿朗诵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
四、教师讲故事《月亮姑娘的衣裳》。
五、亲子猜灯谜。
六、亲子制作水果拼盘。
七、家园齐唱歌曲《感恩的心》。
结束语:
在这个中秋佳节,让我们共同祝福所有的家庭平安、幸福,祝愿我们幼儿园的发展蒸蒸日上,前景辉煌。让我们一起团圆,共度美好的时刻。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都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和分享的好时机。这个主题活动符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对他们来说是熟悉和感兴趣的,同时也具有教育意义。通过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感受到花好月圆和团圆的氛围。而环境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中秋节的主题活动,就需要创造一个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中,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让他们参与设计、布置和评价整个过程。在选择环境资料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确保他们能够选择和自由支配环境。
这个主题活动的目标有三个。首先,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分享美好的情感。其次,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明白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最后,通过与家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主题墙,让幼儿参与其中,让墙变得生动有趣,成为他们学习的互动平台。可以选择关于月亮、中秋节风俗、中秋节的来历等的图片,丰富幼儿对这些内容的经验。还可以在走廊上创设一些环境,让幼儿在经过时也能感受到中秋节的氛围。在家园联系栏中,可以发布主题教学计划,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习中的情况,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讨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除了主题环境的创设,还可以设置一些区域活动,延伸和拓展课程内容。比如设置一个团圆超市的区域,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游戏;在美工区,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月饼盒等作品;在音乐区,可以进行节奏乐练习,并尝试合作演奏幼儿园迎中秋节的歌曲;在阅读区,可以放置关于月亮、中秋节的故事书和识字卡片,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通过这样的环境创设,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欢乐中学习,让环境成为他们的教师。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中班举行了一场中秋节庆祝活动,活动时间为20__年_月_日下午3:00至5:40,地点在中班教室。活动人员分工如下:楠楠负责指挥班级工作,韩老师负责放音乐、协助幼儿如厕和分发食品,露老师负责组织游戏和月饼制作辅导,王老师负责领取班级物品和卫生打扫。
活动当天,各班班长需要到物管处领取活动用品,并在12:50至13:30开会,明确个人工作和班级桌椅摆放。14:30至15:00幼儿起床后进行加餐、如厕、卫生整理等活动,准备迎接家长的到来。活动开始后,露老师负责站在门口迎接家长,楠楠负责组织幼儿入座。第一项活动是制作月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由露老师主持。制作完成后,王老师将月饼送至厨房烤制。
在15:50至16:10的休息时间里,幼儿和家长可以如厕、喝水,韩老师负责帮幼儿倒水,露老师为家长倒水。接下来是第二项活动,为了烘托气氛,使用了三个音乐游戏。其中包括卷白菜游戏、七个半跳游戏和田纳西游戏。幼儿和家长可以参与其中,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结束后,幼儿和家长可以观看动画片,休息放松。
在17:00至17:30的时间里,幼儿和家长可以休息、如厕、喝水。王老师和韩老师一起领取月饼和幼儿晚餐。幼儿进餐时,王老师可以到物管处领取幼儿礼物,其他教师按照正常的餐桌礼仪进餐。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分享自助餐,观看幼儿生活的照片。最后,在17:40活动结束,家长和幼儿离开教室。这次活动为中班的幼儿和家长带来了欢乐和快乐的中秋节庆祝时光。
设计意图: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都承载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并通过科普知识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传统文化。
总体活动:
1.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时间和来历。
2.介绍月食的知识和影像。
3.通过制作中秋节食物并分享,让幼儿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
活动环境:园所室内外布置中秋节的氛围,如主题墙、灯笼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
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最新中秋节活动方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大自然的情感。
4、让学生了解不同形状的月亮的名称,培养合作和科学态度。
二、活动建议: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月饼、画中秋节的画等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的兴趣。
2、建议学生回家做准备,通过询问父母或其他途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课后拓展环节,让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教师选出学生的作品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展示。
三、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生谈话引入中秋节。
2、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如吃月饼、赏月、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二、听故事,说心愿
1、教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配乐)。
2、学生打电话与嫦娥姐姐说说心里话。
-出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记,说清楚、说完整。
-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教师辅导点评,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和优美性。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月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苏轼的《水调歌头》。
2、“月亮博士”讲解月亮的奥秘。
-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形状,并剪下来。
-将学生的作品按月亮形状归类,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交流为什么地球上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月亮博士归纳。
-学生交流月亮的名称,月亮博士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小结,和学生一起品尝中秋食品,共度中秋。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出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中秋节既是丰收的节日,也是团圆的节日。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布置作业:
1、中秋节那天,向家人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和知识。
2、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并记录。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让幼儿参与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如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