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范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1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在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安全教育PPT或图片资料。

2.实物道具,如桌子、椅子等。

3.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他们在教室里是否曾经追逐打闹过,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要介绍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新课

(1)教师展示安全教育PPT或图片资料,向幼儿介绍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如:容易摔倒受伤、撞伤他人、损坏教室设施等。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说出应该如何在教室里玩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教室安全规则,如:不在教室里奔跑、不推搡他人、不攀爬桌椅等。

3.实践操作

(1)教师设置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教室内发生冲突的情境。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引导他们学习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如:用礼貌的语言沟通、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等。

(3)教师针对幼儿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4.总结反思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不玩危险游戏、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3)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安全承诺书,让幼儿在承诺书上签字,表示自己会遵守安全规则,共同维护教室安全。

四、教学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深刻认识到在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幼儿也能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冲突的能力,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了解不在教室乱跑的危害;

3.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导入:教师会发生一些儿童爱看的故事,比如灰太狼抓小羊,小红帽走进森林等。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这些故事里有哪些危险了吗?如果你们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

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并不少见,需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

2.不在教室乱跑的危害:

教师会请一些学生来模拟在教室里乱跑的场景,然后问他们会带来哪些危害,为什么不能乱跑。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摔倒,碰撞等意外的危险。同时,让学生注意到在教室里乱跑还会影响他人学习。

3.正确认识身边的环境和安全危险:

教师会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可能危险的地方,比如热水壶、电线插座等。

提醒学生一些家里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险之后,再引导学生找出身边的危险因素,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4.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

通过教师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行为习惯:不能随意奔跑,要看清楚路面,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磕碰。

五、教学方法:

1.引导教学法

2.示范教学法

3.情境教学法

4.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1.预习阶段:

通过带家长的方式,提前传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共同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2.上课阶段:

引入话题:教师先发一个小折纸,然后在课堂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学生爱护公物并保证自身安全。然后讲述热水壶等家庭危险。最后说到在教室不要随地乱跑,避免意外伤害。

3.实践阶段: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场所,用情景模式让学生活学活用。

4.巩固阶段:

教师讲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场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老师让学生们搜寻学校或家中安全隐患,家长也可以把孩子的发现情况告诉教师。

六、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的发言,举手发言的频率,以及事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有意义的安全教育课,把安全教育融入生活中,帮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特别是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在不经意间增加了一些小节目,便于孩子更愉快地接受学习。

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3

活动目标:

一、认识到在教室乱跑很危险,会使自己身体受伤。

二、知道在教室应该慢慢走,小心磕碰。

三、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知道乱跑的危险,学会在教室及走廊慢慢走。

二、难点: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如碰到怎么办?流血怎么办。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幼儿在玩滑梯和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通过不乱跑常识。

二、材料准备:大象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一位教师扮演大象)哎呦哎呦,好疼呀(捂住膝盖)

幼儿:大象你怎么啦?

教师:(大象口吻)今天我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跑的太快了,膝盖碰到了桌子上面,好疼呀!

幼儿:教室里面不可以乱跑。

二、学习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大象在教室里面乱跑,碰伤了膝盖,他做的对不对?

幼儿:不对,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的方法呢?

幼儿:不推不挤,不乱跑,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说的、真对!那老师问你们小猪在教室里面追着小朋友跑,对不对?

幼儿:不对,不能追小朋友。

教师:小猴子爬到了桌子上面跳一跳可以吗?

幼儿:不可以,很危险。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教室里面不能做的事情?

幼儿:打小朋友和小朋友抢玩具,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爬到桌子底下,摸电插孔。

三、学习自护方法。

教师:你们知道很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那你们如果遇到了小朋友做危险的事情受伤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

教师:如果不小心流血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贴创可贴。

教师: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头或者腿呢?

幼儿:揉一揉,告诉老师。

教师:对!有事情要及时告诉老师,还要保护受伤的地方。

四、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如果发现有小朋友乱跑,要告诉他慢点走不要跑。

活动反思:

优点:

1、运用生活中幼儿的表现来告诫幼儿要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和走廊乱跑。

2、课程结束后以幼儿表现好就会得到小点点奖励来激励幼儿想成走路的习惯,改掉奔跑的习惯。

3、幼儿已经学会自检与反思了,而且会帮助老师监督其他有幼儿。

不足:

1、幼儿的自护常识少,需要继续帮助幼儿改正。

2、幼儿的奔跑习惯还要继续纠正。

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4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

1.了解乱跑的危险性,认识到保持课堂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安全自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时间:10分钟)

通过观看一段有关乱跑事故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不允许在教室乱跑?

-乱跑可能带来哪些安全隐患

2.知识点讲解:(时间:10分钟)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范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1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在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安全教育PPT或图片资料。

2.实物道具,如桌子、椅子等。

3.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询问他们在教室里是否曾经追逐打闹过,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要介绍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学习新课

(1)教师展示安全教育PPT或图片资料,向幼儿介绍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如:容易摔倒受伤、撞伤他人、损坏教室设施等。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说出应该如何在教室里玩耍,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教室安全规则,如:不在教室里奔跑、不推搡他人、不攀爬桌椅等。

3.实践操作

(1)教师设置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教室内发生冲突的情境。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引导他们学习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如:用礼貌的语言沟通、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等。

(3)教师针对幼儿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

4.总结反思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不玩危险游戏、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3)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安全承诺书,让幼儿在承诺书上签字,表示自己会遵守安全规则,共同维护教室安全。

四、教学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深刻认识到在教室内追逐打闹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幼儿也能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冲突的能力,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班安全教案不在教室里追逐打闹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了解不在教室乱跑的危害;

3.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导入:教师会发生一些儿童爱看的故事,比如灰太狼抓小羊,小红帽走进森林等。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这些故事里有哪些危险了吗?如果你们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做?”

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危险并不少见,需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

2.不在教室乱跑的危害:

教师会请一些学生来模拟在教室里乱跑的场景,然后问他们会带来哪些危害,为什么不能乱跑。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造成摔倒,碰撞等意外的危险。同时,让学生注意到在教室里乱跑还会影响他人学习。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