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精选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1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六年级月考数学试卷总分120分,测试时间要求90分钟。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前3个单元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试卷的难度系数还是挺高的,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的运算量比较大,各类题型中均包含有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在题型的选择上灵活性较大,知识覆盖面全,突破了常规教学的预设。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五个部分,分别是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和应用题。从学生完成的情况看很不理想:一是及格率不高(以60分计算),六年级两个班的及格率均是百分之五十几;二是优秀率太低(以80分计算),六年级两个班的优秀率均低于30%。

现将各部分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5、7、8小题,这几个小题均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掌握情况,这个内容本来就是上学期和本学期的一个难学内容,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加之试题的灵活性又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选择题,总体适中,但里面加杂了1个难度较大,1个运算量较大的题,致使部分学生临阵乱了手脚,拖延了较多的时间。

3、判断题,题型相对简单,学生正确率相对较高。

4、计算题,分值较大,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在计算题中百分数的题目相对较多,而在正常的教学中练习内容相对较少,形成了漏洞。

5、应用题,难度较高,学生得分率低的可怜。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在前面计算部分耗时太多,没有给应用题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二是在题型排列规率失当,第1个题难度太大,致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完成的信心,第5、6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缺少灵活性;三是学生学习习惯太差,在审题的缺乏严谨性,大而化之的心态和一目十行的读题方法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综合上面各题完成情况,分析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严重不足。从本次学生测试情况可以很明显看出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基本都能够及格(如第四题计算得分在26分左右的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基本都没有及格。二是缺少严谨、细密的学习习惯培养。在各次测试中总存在聪明的学生考不了高分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答卷的过程中因“马虎”失分过多。通过跟踪学生的做题情况不难发现这类学生经常审题不仔细,计算不严密。三是发散性思维训练太少。通过测试我们会发现计算能力强,相对聪明的学生在考试中总能达到优秀,但这样的学生人数又是太少太少,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也比较好,可发散思维训练不够,做题总是按部就班,常做的题能顺利完成,遇到生疏的题目就畏手畏脚无从下手,每次考试成绩只能在70多分到80分的线上徘徊。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加大基本功训练力度,在正常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计算能力训练,课外适当的多进行一些计算题的训练。

2、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2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使我对六年级学生数学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所学知识。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一班共有24人,期中有大约6人基础知识较差,10人中等程度,8人成绩优秀,但都粗心大意没能考满分。

二、对试卷的评价

1.题型新颖丰富,内容灵活综合,各部分分数比例威较适中。但是重难点不是很突出,尤其是没有动手操作这一部分的考察。

2.基础中有提高,保底不封顶,能充分全面地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习惯等。

3.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包括选择10分,判断10分,填空16分。计算34分,解决问题30分。

三、成绩分析

本次测试满分100分,六(1)平均分,六(2)平均分分,六(3)平均分六(4)平均分87.58分,及格率95.8%,优秀率83.3%。本班比六班高,比六年级三班低最高分93.5分,最低分0分(没有参加考试),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以缩小班级差距。

四、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评价

双基掌握比较扎实,运用已学知识灵活解决变化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学审题不够清楚,计算粗心。

1.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基础题,但是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还是失分较多。

2.填空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原因很可能是:(1)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

(2)意思没有理解清楚,计算反而使题在做法上变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3)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清楚。3.简单计算:总体情况还不错。大部分学生都有得分。5.解决问题:应用题依然是这份试卷的重点。一个同学取不得好成绩,那他的应用题丢分肯定是太多了。其中失分较多的是第4题,个别学生把求出的药的质量当成了农药的质量。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的同学由于做题方法选择不够好,所以计算过程就比较复杂,从而很容易粗心。非常可惜的中间计算过程出现错误。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或者题目意思理解了但还是不能清晰地理顺解题思路。总体上解决问题学生失分较多。

3)总体上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题量还是有点大,可能后面的解决问题时间没有足够。

五、改进的措施;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2.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前认真钻研,基本知识和概念,所以很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练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多关注差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上课时多提问,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作到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高中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体而言,计算教学扎实有效,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审题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切实落实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要教得实在、系统、灵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3

一、题型结构

每年考试试卷中均包含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六大题型。填空题一般含有20空左右,分值约占22%;选择题、判断题各含有5空,约占总分的5%;计算题中含有口算、脱式计算(含简便运算)、解方程解比例、文字题(20xx-20xx),约占总分的31%;实践操作主要考查的的是空间与图形和统计,约占总分的7%;解决问题中含有5至6题约占总分的30%。

二、知识结构

每次考试题均覆盖了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经过分析各板块知识所占分值百分比如下:数与代数约占55%;空间与图形约占30%;统计与概率约占10%;综合实践约占5%。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所占比例较大是教学和复习的重点。

三、重难点

每套测试题深浅各异,但总的来说基础知识占70%、中等难度题型占20%、较难题占10%。重点: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意义,尤其是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2.数的运算:分数四则运算、简便运算、解比例解方程。

3.有关分数乘除法意义相关的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几,求这个数。4.用比例知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5.生活中的数学。

6.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为题。空间与图形1.名数的改写2.物体的表面积体积

3.方向与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4.旋转与平移。5.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

1.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2.统计图、统计表综合实践1.租车、租船。2.出租车计费。3.阶梯电价、水价

4.购物问题:打折、返现金、买几送几。难点

1.分数应用题。2.简便运算。3.正比例反比例。

4.圆锥与圆柱的关系:等体积等地面积时高之间的关系。5.生活中的数学。

四、易考知识点

1.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意义,尤其是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2.分数、出发、比、百分数、小数的互化。3.简便运算:乘法分配率。

4.有关分数乘除法意义相关的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几,求这个数。5.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五、复习建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树立信心,尤其是后进生,通过教育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知道通过复习成绩会有质的飞越。让学生明确复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复习时要关注学生的复习疲劳,及时引导。

2.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整理。每次测试中基础知识至少占有70%的分值,而且所有的较难题都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让学生将小学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3.重视计算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计算是学习的必备的技能,而且测试中有80%的习题都与计算有关。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提高计算的准确度,至少及格不成为题,让学生多练习有关简便运算的题型。4.分层复习

(1)学生分层:为了准确地把握学生层次,教师应深入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把全班学生相对分成优、中、差三个小组。而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合理进行调整,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目标分层:目标分层就是将原来统得过死的单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因人而异的弹性目标。复习时,要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学生进行练习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反应迟钝,解题速度慢,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解题速度快,完成之后无事可干,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实际,对学困生只提出一般要求,用一种基本的方法解答可以了,只要求完成必做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能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尽量要用多种方法,还要求找出最佳方法。

(3)方法分层:优等生的复习以自主梳理结合教师的点拨;中等生的复习以小组合作进行梳理结合教师的讲解;学困生则是以教师的辅导梳理回忆再现学过的知识,并结合优生的帮助进行复习。

(4)练习分层:”练习分层”与”目标分层”具有一致性。因为有弹性目标,就要确定相应的弹性练习。教师要充分把握练习的层次特点:基础题、提高题、综合开放题。在此基础上分层练习:对学困生要求完成基础题,并只求一题一解;对中等生,除上述题外,再增做提高题;对优等生,在中等生的基础上增加开放题,凡要求一题多解,尽量要做到一题多解,培养他们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分层: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优等生重在评其钻研的精神和学习成绩,中等生重在评其进取心和学习方法,学困生重在评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评价,目的是适当增加优等生的心理压力,促其提高;保护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促其发展;改变中等生的心理状态,促其进取。

5.有针对性的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任何时候,任何班级,都会有差异。在练习时,无论是习题的份量,难度的大小及练习时间的长短,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做到学习好的学生能吃饱,学习较差的学生吃得了。针对易考知识点、易错知识点多练习。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4

一、基本情况

本年级共有30人参加考试,人均分92.2分,合格率97.3%,优分率97.3%,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8分。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重点检测第一至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过程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体现在:

1、内容覆盖面广,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重点。加大了难度,有9分是超教材的内容。

2、题型多样,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九个大题:大体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试题灵活。

3、试卷中难度较大的题有29分,有的题学生无法列算式计算,个别聪明的学生只能斗出来,有的题要通过3、4步才能算出来,考察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精选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1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六年级月考数学试卷总分120分,测试时间要求90分钟。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前3个单元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试卷的难度系数还是挺高的,主要表现在基础知识的运算量比较大,各类题型中均包含有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在题型的选择上灵活性较大,知识覆盖面全,突破了常规教学的预设。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五个部分,分别是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和应用题。从学生完成的情况看很不理想:一是及格率不高(以60分计算),六年级两个班的及格率均是百分之五十几;二是优秀率太低(以80分计算),六年级两个班的优秀率均低于30%。

现将各部分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5、7、8小题,这几个小题均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掌握情况,这个内容本来就是上学期和本学期的一个难学内容,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加之试题的灵活性又相对较大,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选择题,总体适中,但里面加杂了1个难度较大,1个运算量较大的题,致使部分学生临阵乱了手脚,拖延了较多的时间。

3、判断题,题型相对简单,学生正确率相对较高。

4、计算题,分值较大,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在计算题中百分数的题目相对较多,而在正常的教学中练习内容相对较少,形成了漏洞。

5、应用题,难度较高,学生得分率低的可怜。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在前面计算部分耗时太多,没有给应用题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二是在题型排列规率失当,第1个题难度太大,致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失去了完成的信心,第5、6题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缺少灵活性;三是学生学习习惯太差,在审题的缺乏严谨性,大而化之的心态和一目十行的读题方法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综合上面各题完成情况,分析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严重不足。从本次学生测试情况可以很明显看出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基本都能够及格(如第四题计算得分在26分左右的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基本都没有及格。二是缺少严谨、细密的学习习惯培养。在各次测试中总存在聪明的学生考不了高分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在答卷的过程中因“马虎”失分过多。通过跟踪学生的做题情况不难发现这类学生经常审题不仔细,计算不严密。三是发散性思维训练太少。通过测试我们会发现计算能力强,相对聪明的学生在考试中总能达到优秀,但这样的学生人数又是太少太少,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计算能力也比较好,可发散思维训练不够,做题总是按部就班,常做的题能顺利完成,遇到生疏的题目就畏手畏脚无从下手,每次考试成绩只能在70多分到80分的线上徘徊。

三、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加大基本功训练力度,在正常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计算能力训练,课外适当的多进行一些计算题的训练。

2、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报告2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使我对六年级学生数学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全面考查了学生的所学知识。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一班共有24人,期中有大约6人基础知识较差,10人中等程度,8人成绩优秀,但都粗心大意没能考满分。

二、对试卷的评价

1.题型新颖丰富,内容灵活综合,各部分分数比例威较适中。但是重难点不是很突出,尤其是没有动手操作这一部分的考察。

2.基础中有提高,保底不封顶,能充分全面地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学习习惯等。

3.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包括选择10分,判断10分,填空16分。计算34分,解决问题30分。

三、成绩分析

本次测试满分100分,六(1)平均分,六(2)平均分分,六(3)平均分六(4)平均分87.58分,及格率95.8%,优秀率83.3%。本班比六班高,比六年级三班低最高分93.5分,最低分0分(没有参加考试),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以缩小班级差距。

四、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评价

双基掌握比较扎实,运用已学知识灵活解决变化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同学审题不够清楚,计算粗心。

1.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基础题,但是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还是失分较多。

2.填空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原因很可能是:(1)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

(2)意思没有理解清楚,计算反而使题在做法上变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3)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清楚。3.简单计算:总体情况还不错。大部分学生都有得分。5.解决问题:应用题依然是这份试卷的重点。一个同学取不得好成绩,那他的应用题丢分肯定是太多了。其中失分较多的是第4题,个别学生把求出的药的质量当成了农药的质量。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有的同学由于做题方法选择不够好,所以计算过程就比较复杂,从而很容易粗心。非常可惜的中间计算过程出现错误。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或者题目意思理解了但还是不能清晰地理顺解题思路。总体上解决问题学生失分较多。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