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啊,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转眼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有得有失,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自查报告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民政系统疫情防控九不准自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政系统疫情防控九不准自查报告精选1
根据《州应对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督查反馈其他地区存在问题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州新冠肺炎防控办函〔2022〕6号)文件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社会福利院科学应对,积极作为,落实举措,全力以赴做好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领域防控工作,确保院内特困供养人员安全,目前院内未出现疫情,具体疫情防控自查工作如下:
一、局领导高度重视,社会福利院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属易感人群,需要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集中供养老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让特困供养老人安心在院内过春节。县民政局社会福利院严格落实由省州相关部门下发的防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文件要求,及时采购备置院内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院内实施封闭式管理。由于老年人属于易感人群,为切断病毒可能传播途径,防止疫情向院内扩散,县民政局的领导对社会福利院实施封闭式管理,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老年人亲属、朋友)均不安排探访进入,也不允许老年人外出,引导他们通过电话等方式沟通联系,确保院内老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因特殊情况到访人员,做好来访三问、登记核查、体温检测、协助消毒、安全提示等工作,只能在指定的区域和路线活动,并遵守相关防控要求。
三、全方位防控。对工作人员和老年人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引导他们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做好院内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随时关注老年人身体状况,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就及时送医或第一时间上报处理。每天对工作员和在院特困老人进行体温测量两次,定期对院里工作区域、院民生活区域、住宿区域、进行消毒杀菌保洁,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老人的被服。目前工作职责范围内无疫情出现。
四、所有工作人员上岗期间必须佩戴医用口罩,做事先后必须勤洗手消毒,确保活动区域通风,落实各项防控指南,做好院内外卫生防疫工作。
五、杜绝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每天给特困供养人员发放医用口罩,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严格按照规范消毒、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强化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和安全保障,采取特困供养人员院内就餐时实行分餐制度,每天食堂将餐食备留样品待查。
六、重视防控新冠状肺炎疫情的宣传防控工作,将每一个注意事项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和特困供养人员行为中,充分认识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做好自我检测和防范。
七、对院内特困供养人员进行实时防疫风控管理,尽量避免特困供养人员集中活动,全方位掌控院内特困供养人员活动状况和轨迹,杜绝疑似破坏防控情况的发生。
民政系统疫情防控九不准自查报告精选2
根据《阳江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开展春节前常态化疫情防控检查工作的通知》、县疫情防控组关于开展疫情防控自查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春节前我县民政系统重点行业领域和服务机构场所的安全管理,我局认真开展了全面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压实主体责任,提高思想认识
经查,我局坚持慎终如始,健全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巩固“机构零输入、人员零感染”成效。我局多次召开会议,传达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对民政系统春节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民政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证,块块落实”的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落实我局社会福利和养老机构等重点服务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将责任任务分解到有关各股室、直属各单位,妥善做好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并制定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应急预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等,提高全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意识。
二、严格执行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经查,我局严格依照《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指引,深入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应急措施和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和“特殊单位与重点人群防控”等疫情防控精神,切实加强对我县民政服务机构的监管指导,切实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机构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员健康管理等。
一是落实民政服务机构人员出入管理工作。各机构实施人员出入登记管理,对人员出入进行登记,并按要求对出入人员进行测量体温、查看粤康码等。向老人家属发布养老机构防范疫情安排和相关服务通知,减少来访家属来访接待业务,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对来访人员开展查看粤康码、登记核查、体温检测、协助消毒、安全提示等工作,暂停接待走访、慰问活动聚集性活动。社会福利院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儿童生活区。
二是严格执行机构值班值守制度。各机构值班人员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不擅自脱岗离岗,全面掌握当班安全动态,并做好记录。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立即进行汇报,并根据指示,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三是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各机构及时对各个重点区域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杀工作,持续做好场所的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储备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资。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科学就餐管理,避免聚集,且食品留样,用于食品安全自查。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操作,加强消毒,确保食堂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食品原料安全,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为更好地保护社会福利院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就学儿童,实行专区管理。
四是有序做好“一老一小”特殊对象核酸检测工作。各机构皆已建立有关防控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积极推进落实防控措施,已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联控,加强联防联控。对全县养老机构服务对象539名及147名管护人员全覆盖核酸检测,对县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完成核酸检测。
三、持续做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
经查,我局认真履行防疫期间民政职责工作,持续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累计向676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救助金143.12万元。入冬以来,截止1月13日,我局派出防寒保暖救助工作小组26人次,累计探访慰问及救助困难群众432人,紧急向特殊困难群众发放送温暖棉被150床、冬衣186件,以及大米、毛毯等物资。
民政系统疫情防控九不准自查报告精选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有关情况。近期疫情形势如何?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序出行?一起来关注!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
·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
·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
·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
·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
·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相关部门将对于违反“九不准”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违反“九不准”典型案例通报
河北省保定市、邯郸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等4个地市,存在过度防疫、一刀切等情况,对来冀返冀人员、特别是对来自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人员盲目采取管控措施,扩大人群管理范围。
青海省对低风险地区返青人员要求提前24小时填报信息,抵青后进行落地核酸检测,返回居住社区后,工作人员上门贴封条,完成三天两检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允许出门。
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高铁站对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的乘客,仍要求再做核酸检测,并收取乘客每人次19元费用。
以上地区和单位的做法不符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目前已按要求开展整改。其他地区要引以为戒,认真做好自查核查工作。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有关部门将持续关注相关工作进展,对发现核实的典型案例继续进行曝光和通报。